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 俄国割占...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解析】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时间是1895年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是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的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题干的表格描述的内容不相符,题干描述的是领土主权的丧失,B项不符合题意;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 虎门战役    B. 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查看答案

“此日浸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目战争中牺牲的

A. 左宗棠

B. 邓世昌

C. 李鸿章

D. 关天培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夷长技、自强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适者生存、变法图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