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A项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瑷珲条约》中俄国强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B项不合题意;《辛丑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 虎门战役    B. 平壤战役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查看答案

“此日浸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目战争中牺牲的

A. 左宗棠

B. 邓世昌

C. 李鸿章

D. 关天培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夷长技、自强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适者生存、变法图强

 

查看答案

八年级某校学生制作了以下历史名人卡片,请找出对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姓名

林则徐

国籍

A中国清朝晚期

职业

B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任湖广总督

名言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成就

D领导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