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 《资政新篇》中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  《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都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

 

(1)1853年。原因:这个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 (2)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中的“癸好三年”是指1853年,因为“癸好”是太平天国的年号。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这个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 (2)根据材料二《资政新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作者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这些主张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3)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因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同样再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两部影片的宣传海报,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图一电影的编剧,请你告诉我们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次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如果你是图二电影的导演,你将在哪些地方进行拍摄?请说明理由。(最少两个地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太平天国运动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①领导者享乐腐化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