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

阅读下列材料:

张三(1817~1864年),广东梅县人,靠祖辈留下的五亩薄地为生。多次参加科举,奈何屡试不中,当过县官的幕僚,因看不惯官府黑暗,愤而辞退,后战祸起,为保国跑到广州去当兵。可惜空有报国之志,难有用武之地。同样再后来战争又起,只得在听到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及本省又被割了一块地后,悻悻(怨恨、不高兴)回家。当天国兴起时,怒而加入太平军,最终力战而死。死后家人请当地士绅写一块墓碑,因其曾是“贼”遭到拒绝。但很久以后,人们还常提起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张三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3)当地士绅为什么说张三曾是“贼”?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张三(1817~186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三是1817年生,1864年去世;他生活的年代,当兵亲历了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敌人在京师杀人放火”的典型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的士绅正是太平军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当地的士绅说张三是“贼”。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三是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抗争、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正义之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两部影片的宣传海报,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图一电影的编剧,请你告诉我们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次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如果你是图二电影的导演,你将在哪些地方进行拍摄?请说明理由。(最少两个地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  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说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太平天国运动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①领导者享乐腐化

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

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 “鹤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

A. 禁烟运动时的中国军民    B. 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

C. 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D. 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