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工程是隋炀...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由此可见,①②③④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

B.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

C.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   

D.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 

 

查看答案

隋朝结束西晋以来二百多年间分裂局面,使南北重新统一,那么隋朝建立统一的方式是

A. 农民起义夺权

B.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 外戚夺取政权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今天,我们就从千千万万的太平军中选取一个叫作祈天佑的人,来看看他和他曾经的天国梦。

(天国梦始)

材料一  我叫祈天佑,广西桂平人,皇历翻到了道光29(1850)年,庄稼到了收获季节,却迎来瓢泼大雨,连续十几天了,看来这庄稼又要绝收了。这两年旱灾,虫灾不断,日子越来越难。老婆以前还能织布补贴家用,但这几年自从洋布出现,手织布卖不出去了,就一直待在家里,……一家四口粮食不够吃,都快揭不开锅了。政府最近还一直加税加租,该怎么办呢?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于是和老婆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会”。教徒们都比较穷,我们就互相接济着过日子,我们一直宣扬着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

材料二  参加拜上帝都的人越来越多,清政府不断逮捕教徒,我们就组织了太平军与这帮清妖阎罗们斗争。我们从金田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天王坐了龙座,南京也叫天京了。成为天国的都城。刚开始不稳定,战争还在继续,军营中不断传来消息,有伤心的,还有令人振奋的,天朝慢慢鼎盛了。

(1)依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我”在军事生涯中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天朝慢慢鼎盛”是在太平军取得哪一军事胜利后?

(梦的实现)

材料三  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说我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我的天朝梦终于要实现了!

(3)《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请谈谈你的看法。

(梦中迷茫)

材料四  在京城这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天国竟然变成这样了,天国该怎么办呀?我迷茫了。

(4)材料四的歌谣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反映了什么?

(梦的破灭)

材料五  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

(5)根据材料五,请你谈谈“天国城破”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思考)

(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从1851年起历时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这场战争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查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

—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

 

查看答案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体现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该情况的原因。

材料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货币的改革。观察下面图片:北宋纸币铜版。

(2)材料二中的铜板制出的纸币叫什么?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海上丝绸之路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你知道海上丝綢之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吗?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