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

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体现出(  )

A. 国民革命的光明前景    B. 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

C. 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D. 解放战争的艰苦历程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描述的是红军长征的故事,主要体现了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选项C符合题意。因为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的革命的乐观主义,是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选项A是反映国民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选项B是红军长征的目的,不符合题意;选项D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如下图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

A. 193310 B. 193410

C. 193510 D. 193610

 

查看答案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第二次反“围剿”

C. 第三次反“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材料三  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其目的是什么?他“第一次出使西洋”是从哪里出发的?

材料四  纵观历史发现:从公元元年到公元2000年,中国领先了世界1700多年,只是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在17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中,唐朝达到了鼎盛,然而到了清朝时期,当欧美国家发生巨变时,我们的大清帝国却仍沉浸在孤芳自赏中,对世界 的形势浑然不知,从而逐渐与世界的发展脱轨,以至于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局面。据此,请探究以下问题:

(3)以两项史实说明唐朝对当时世界的影响。

(4)分析清朝逐渐与世界脱轨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这一场大战,自清晨直杀到深夜,双方死伤均极惨重,兀自胜败不决。……蒙哥左手一挥,鼓声立止,回头问左右道:“此人如此勇猛,可知道他是谁吗?”左首一个白发将军疲乏:“启禀陛下,这人就是郭靖。当年成吉思汗封他为金刀驸马,远征西域,立功不小。”蒙哥失声道:“啊,原来是他!将军神勇,名不虚传!”

——《神雕侠侣》

材料二  ……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交换“誓书”,约定:宋朝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此外,又约定辽帝称宋帝为史,宋帝称辽帝为弟,宋辽为兄弟之国。……

——《澶渊之盟》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二中的少数民族政权由哪个民族的哪位统治者建立?

(2)这首词表达了岳飞怎样的抱负?

(3)三段材料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②          ;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