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

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A. 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B. 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C. 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有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穿过四道封锁线,到达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指导地位,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在会宁三军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由此分析B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

A. 红军长征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查看答案

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从瑞金出发

B. 渡过金沙江

C. 四渡赤水河

D. 会宁会师

 

查看答案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 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查看答案

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 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 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 革命成功了    D. 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了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大历史事件,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什么共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影响?

(3)在图二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文件落实情况如何?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