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大历史事件,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大历史事件,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什么共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影响?

(3)在图二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文件落实情况如何?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1)图一是西安事变;图二是重庆谈判。 (2)图一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初步共识。影响: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3)《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国民党在完成全面内战的部署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4)启示:实现全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观点正确即可) 【解析】 (1)根据图一“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在延安机场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西安事变;图二是重庆谈判。 (2)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初步共识。标志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形成,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3)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实现全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电文节录

材料二: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说:“回想这20多年,‘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材料三:鄙人亟愿与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三中的“渝”指何地?

(2)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3)从材料二看,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材料中找出依据。

(4)从材料三看,对蒋介石的邀请,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持什么态度?为什么采取这种态度?

 

查看答案

国共合作: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丰碑意义的大日子,因为这一天开始两岸全面实现直接“三通”,即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

材料一:改组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材料二: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三: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材料四:

(1)材料一的事件意味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主要任务是?

(3)材料三的重庆谈判却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和平,此后爆发了决定中国人民命运同时也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战争,这场内战的名称是什么?

(4)国共之间如果有第三次合作,那么你认为这次合作最重大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查看答案

标志着全国内战爆发的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查看答案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誉为战场上的最佳搭档。1947年6月底,他们指挥的哪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转战陕北

C.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D. 发动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签署了《双十协定》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通过了《共同纲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