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是( ) A. ...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是(  )

A. 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B.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C. 迅速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D.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选项B和D都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内容,C项属于就业制度的改革,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范畴。A项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是我国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故选项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前期,既有“烈火烹有,繁花似锦”的盛世局面,又有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的种种措施,恰似一个壮年英雄不可避免地走向迟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变化表(注:1顷=15亩)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 493 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 078 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 837 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 414 495

 

(1)1661—1766年间,中国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举出导致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

材料二  陈列在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这门铜炮(如下图)有这样的简介:该炮炮身铸有康熙钦定名称“神威无敌 大将军”,1686年、1686年两次随清军炮轰盘踞在雅克 萨的侵略军,敌军死伤累累被迫乞降。

(2)材料二中的“侵略军”是哪国的侵略军?战后双方签订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该条约意义何在?

材料三  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是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3)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查看答案

拥有先进传统文化与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国该怎样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不同的认识带来不同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据材料一写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及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为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材料三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有些历史知识是复杂而枯燥的,然而一张图示就会使其变得简单而易懂。请你仔细观察下面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2)图二的制度中枢密院的职责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制度创新?

(3)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同,是因为明朝哪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某学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的,是眼光向里的,是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明清的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民族和亲政策    D. 文化专制政策

 

查看答案

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人口数量的增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