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

(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2)在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的日本侵略势力是什么?近代日本又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3)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矛盾冲突如何?

(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日期确立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1)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倭寇;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3)巴黎和会上日本要获取原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动机,支持中国的部分诉求等。(4)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解析】 试题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中臣镰足;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第(2)问,主要考查日本跟中国的关系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的日本侵略势力是倭寇;1895年4月日军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矛盾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要获取原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在1921年到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支持中国的部分诉求等。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军侵华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所以把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字是一位同学的课堂记录。遗憾的是这位粗心的同学把一些史实之间的关系搞乱了,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文中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使君权空前加强。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3)清朝雍正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设立了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为加强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查看答案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苏轼《栾城集》

完成(1)~(3)题:

(1)辽与朝廷的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但它也有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世界闻名的唐朝)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盛世最多的朝代,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往频繁……

请回答:

(1)唐朝统治者先进的治国理念是唐朝出现多个盛世的原因之一,其治国理念是什么?

(2)唐朝的盛世很多,其中最鼎盛时期称之为什么?其治国措施有哪些独到之处?

(3)列举唐朝时的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方面的典型事例各一例。

 

查看答案

下列内容,属于制约皇帝的机构是(  

A.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军机处    C. 科举制    D. 内阁、六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