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指的是哪一制度?

(3)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名称。简要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三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6)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写出其中一个即可,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4)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意思相近即可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综合国力(或国家实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1958年和内容“大炼钢铁”“成立人民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饭的伟大决策;“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4)根据材料三中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粮食、城市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特高,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言之有理即可。 (5)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6)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䜣、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材料一中奕䜣等人的“自强”活动称为什么运动?“李”为“求富”在上海创办了哪一企业?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弃官从商”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1953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你知道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地吗?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A. 全面依法治国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深化改革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       )

A. 四个现代化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四项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A. 物质文明建设

B. 法治建设

C. 思想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