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1)毛泽东。 (2)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余人1日,毛泽东庄严的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立了!”,所以这个巨人指的是毛泽东。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小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三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这部法律是在土地改革时期颁布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 (4)根据材料涉及的内容可知,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都是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所以这个主题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A. 全面依法治国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全面深化改革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       )

A. 四个现代化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四项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A. 物质文明建设

B. 法治建设

C. 思想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查看答案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D.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上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国加入APEC    D. 中国加入WT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