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在哪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在哪次会议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方针?

(4)后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它称为什么理论?

 

(1)中共十三大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中共十四大 (4)邓小平理论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分别是什么地方?

(4)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邓小平,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材料三为了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提高它的公有化程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便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人民群众热情异常高涨.

材料四“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的结果给我们带来哪些深刻的教训?

(4)材料四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有何重大意义?

(5)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假如N多年后的你作为生活在农村的新农民,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我们的新农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有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哪年建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工业上主要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有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什么事情?这“一个圈”涉及哪两个省?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情?

 

查看答案

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

(1)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B.珠海

(2)从此图地理位置可看出我国对外开放初期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识下图,回答问题:

请把字母代码填入相应位置:

(1)摸清灾情,向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宣战的是_________.

(2)在西北戈壁滩默默无闻地从事着核武器研制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