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人民解...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抗日战争

 

B 【解析】 依据图片中人物:黄继光和邱少云。结合课本所学,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之一,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邱少云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因此,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抗美援朝。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支援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查看答案

每年三月,“两会”都在北京举行。你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吗?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D. 重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能生产总值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办好建设雄安新区这件大事”为题评论党中央、国务院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评论称,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前年大计,国家大事。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岗村被誉为我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的原因。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从20世纪80年代濒临破产到现在成为世界五百强的主要转折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与材料一的关系。

(3)材料三中提到2017年“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1992年“春天的故事”指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谈话

(1)材料一中,周恩来提出的让中印关系“一天天好起来”,处理存在于两国之间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今天,这一原则具有什么样的国际意义?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

材料三   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的致辞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指的是什么事件?请概述此前美国对我国采取敌视政策的表现。

材料四2015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从全球化角度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倡言三大合作发展途径,引发广泛共鸣。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气度,以佥作共赢的诚意和胸襟,以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与践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热烈称赞。

——新华网《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是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种形象是怎史样树立起来的?(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0000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的主要标志,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1953—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