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谈话

(1)材料一中,周恩来提出的让中印关系“一天天好起来”,处理存在于两国之间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今天,这一原则具有什么样的国际意义?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

材料三   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的致辞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指的是什么事件?请概述此前美国对我国采取敌视政策的表现。

材料四2015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从全球化角度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倡言三大合作发展途径,引发广泛共鸣。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气度,以佥作共赢的诚意和胸襟,以命运共同体的引领与践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热烈称赞。

——新华网《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是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种形象是怎史样树立起来的?(答出两点即可)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方针。 (3)中美建交。军事上包围、威胁,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敌视政策。 (4)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等等。(两点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中印关系“一天天好起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依据材料二的“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 依据材料三的“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的致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我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军事上包围、威胁,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敌视政策。 (4) 根据材料四的“习近平主席从全球化角度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倡言三大合作发展途径,引发广泛共鸣。”可以概括出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了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0000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的主要标志,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1953—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

 

查看答案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孙中山“救国之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建国之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3)邓小平理论是在什么会议上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的?为什么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的中国梦)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查看答案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你

C.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⑤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③④⑤①②    D. ④⑤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