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讲话发表在( )

A. 1955年万隆会议上    B. 1972年中美会谈中

C.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    D. 1972年中日会谈中

 

A 【解析】本题以周恩来总理的话为切入点,考查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4月19日,周恩来从容登上讲坛开始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的这句话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周恩来接着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从而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CD和题文无关,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大事是(   )

A.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查看答案

(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3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 )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

 

 

战斗次数

12.5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

52.7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

118.7万多人

 

 

图一

图二开国大典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的作用?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图三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一份档案表

 

 

项目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图四

(2)图三中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四中小岗村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的推行?这一措施贯彻了哪次会议的精神?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