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

(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3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 )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伏尔泰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任答两个即可)。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4)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5)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意写出一位即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启蒙运动思想的法律文献有: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是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1915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在20世纪初的以此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5)以上问题涉及的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

 

 

战斗次数

12.5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

52.7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

118.7万多人

 

 

图一

图二开国大典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的作用?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图三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一份档案表

 

 

项目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图四

(2)图三中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四中小岗村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的推行?这一措施贯彻了哪次会议的精神?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

A. 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 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查看答案

“二战”爆发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是(  )

A. 德国进攻苏联    B. 法国败降    C. 慕尼黑阴谋    D. 英国遭到空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