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方面,走在时人前列的中国知识分子是 A. 宋应星 B. ...

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方面,走在时人前列的中国知识分子是

A. 宋应星

B. 李时珍

C. 徐光启

D. 利玛窦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的科学家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故C符合题意;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与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故B不符合题意;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不属于中国知识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瓦舍”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查看答案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火药和指南

C.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查看答案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B. 多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 繁荣与开放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在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对抗——合作”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军事上)

材料一

图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     图2 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文件

(1)图1最终导致的事件英国参战的理由是什么?图2中26国走向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政治、经济上)

材料二  丘吉尔耸人听闻的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他呼吁,只有英美结成军事同盟,才能制止苏联的侵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二战后,以前长期对立的法国和德国,现在观念已经由“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

(2)材料二发出了哪一事件的信号?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合作方面的事件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崩溃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成为共识。当今世界出现了哪些突出变化?请完成下列表格。

方面

相关史实

科学技术

         

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思想意识上)

材料四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罗斯福逝世的消息令世界震惊,不同的国家都表达了同样的怀念与尊重(共识):莫斯科红场下了半旗。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以“民主巨星的陨落”为题发表社论。4月14日载着灵柩的总统专列缓缓而行,沿途瞻仰灵车的人无以数计…… 

——摘自腾讯网

(4)请你以“1945年感动世界人物罗斯福”为题,为罗斯福写颁奖词(字数在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论述,可谓数次提及,掷地有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图1                            图2

(1)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理论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制度创新

材料二  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隧道,该文献发表290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为解决祖国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科技创新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材料中的“火车”是谁发明的?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