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

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大运河的概况。对于大运河的识记,学生要会简单的绘图,隋炀帝时为便于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凿了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故大运河最北边的一段是永济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主要的目的是(  )

A. 加强北部边防    B. 巩固隋朝统治    C. 方便隋炀帝南巡    D.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查看答案

下列朝代曾统一中国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 西晋       ④东晋       ⑤隋朝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三在当选美国总统的三个月之后,唐纳德·特朗普明智地决定美国政府坚持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予以确认。

—2017年2月15日《中国日报》

(1)材料一中的《中美联合公报》是在哪个城市签署的?签署这一公报时我国的最高领导人是谁?该公报的签署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2)最早和当前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的美国总统分别是谁?依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查看答案

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材料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一位杰出老人的智慧)

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2)请列举出广东的一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

(3)依据材料,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4)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否属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