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是否属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1)农业得到发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2)不属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1)通过表格中可以看到农业总产值越来越高,说明1952年到1956年我国农业得到了发展。1952年到1956年这个时间段,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我国是行了三大改造,其中在农业上是行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使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2)此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中的内容不属实。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党中央错误的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严重失误,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灾难。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改革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以“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本题探究的都是关于建国以来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制定政策一定要符合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___________;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广东的___________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997年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了_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0世纪90年代,上海___________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查看答案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使之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所有权又归俺了!俺愿种啥就种啥。”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