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

(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什么?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它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的政治制度。 (3)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4)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实现中国的富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是一块界碑”、“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可知,此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内容。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启了近代化的序幕。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以摆脱危机,维护清朝的统治,却忽视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学习。 (3)第一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西方的物质文明可以仿效,而政治文明不宜仿效。第二问,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梦”,即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华民族的解放、国家独立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强国之路。材料中“几个梦”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实现中国的富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苏两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为了农村的稳定,7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的‘寒冬’”的显著特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命运?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苦干实干,还需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

(3)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为“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

(4)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谈谈你对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年来,油价涨跌成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这表明

A. 世界经济发展呈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B. 世界经济发展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 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D. 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查看答案

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的这种自信源于

A. 充裕的物质生活    B. 雅典的民主政治

C. 雅典人的良好教育    D. 他的非凡领导才能

 

查看答案

”我带着橄榄枝和代表自由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枝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说这句话的是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这句话有关的历史背解景是

A. 科索沃间题    B. 海湾战争    C. 巴以冲突    D. 古巴革命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