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其重要的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构成(...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其重要的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构成(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历史时期为(    )

A. 西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版图之确立和中国民族之聚成”指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创立,而儒学是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奉为正统思想的,由此分析,B项秦汉时期符合题意,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商君列传》:“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魏书•高祖纪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阅读材料,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①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②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③孝文帝认为土地兼并严重故要均田④改革应依据国情,顺应历史潮流

⑤改革会遇到阻力,付出沉重代价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下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先进思想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私学文化”中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思想的分别是什么学派?

材料二  西人皆为有用之学,而吾中国皆为无用之学。

——光绪帝

(2)为改变材料中的状况,光绪帝在变法中了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材料三 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它都是一次强力反击。……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此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

——马克轰《世界文明史》

(3)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的核心思想,它与哪一事件有关?

材料四 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论法的精神>》

(4)材料四中的理论是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据材料分析该理论的作用。

(5)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认为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有何内联系?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是我国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生产现象?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要“使民衣食有余”。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在位时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民衣食有余”?

材料三  ……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农民获得生产

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变了经济管理中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使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指的是哪一创新举措?

材料四 斯大林认为“国防工业是巨人的一条腿,但一条腿的巨人是不行的。农业必须成为巨人的另一条腿;分散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按现代工业化方法发展农业”。

——摘自《苏联通史》第三卷

(4)据材料四指出:斯大林认为应如何发展农业?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相应措施?

材料五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推动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的主要策

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财政部资金的津贴。……为了保证参加限产者享受“平价”,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 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

(5)根据材料五找出:罗斯福是如何调整农业的?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97年的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1)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921年我国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使“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材料二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泽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由此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材料三   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后,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

(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哪一会议有关?

材料四  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黄炎培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五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联描绘的成就分别与我国哪两座城市的奋斗有关?

材料六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6)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是如何“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的?

(7)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