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D 【解析】根据题干“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势微,诸侯之间强大,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开始了长期的争霸战争,这些成语正是诸侯进行争霸战争的表现,所以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①和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分封制、桀    B. 郡县制、纣

C. 行省制、禹    D. 禅让制、启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导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

——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该科技革命为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材料二下图是1993—199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阅读下图“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3)据材料三,你能从图中得出什么样的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与美国、日本相比,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一点明显不同,这一点不同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素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查看答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

(独占鳌头)

材料一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能够发展为世界“领头羊”的原因。

(两虎相争)

材料二丘吉尔参加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某次会议后,谈感受时说:“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丘吉尔参加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巨星陨落)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群雄并起)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国际形势黄皮书》

(4)依据材料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科技是把“双刃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标识所涉及的产业中,与第三次科技革命联系最为紧密的是_______(填序号)。请写出你做出此判断的理由。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三当苹果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生产苹果产品的员工却遭受有毒化学品的侵害,许多中毒工人还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煎熬,劳工权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周边社区和环境受到废水、废气的污染。2010年连续爆发12起跳楼事件的富士康,也是苹果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10位年轻生命的消逝至今仍令人心痛。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

(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4)假如你是中国政府智囊团的一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中国如何利用科技发展经济提出可行性建议。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结合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所述史实属于哪一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