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分裂格局的局面,重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分裂格局的局面,重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对其他国家和文化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东亚的新罗和日本都面临着国家统一后的政治重建,急切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借鉴。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内容也更加丰富。唐朝实行空前开放的文化政策,朝鲜半岛的新罗和日本陆续向唐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学习中国文化并加以传播。新罗和日本积极地吸纳先进的中原文明来进行内政改革,巩固统治,使其国家的文字、体制、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都与中国大体相同。这表明,以儒学思想为核心、以汉字为重要特征之一的东亚文化圈在唐朝已正式形成。

——李铭娜、武振玉《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衰退与重建》

材料二:当日本海军耀武扬威于印度洋时,陆军却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与之配合,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因此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军队从1939年冬开始发起的冬季攻势,给日军以惨重的杀伤,使日军非但未能为“南进”抽调力量,反而被迫向中国战场增派了两个师团。日军攻打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计划被迫放弃,与德军会师印度洋,击溃英、苏,控制世界的狂妄目的就这样破灭了。

——贾永、徐壮志《三位二战风云人物眼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材料三: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这是苏联提出来的口号。

——毛泽东《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隋唐时期日本吸纳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改革是什么?分析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什么贡献?举例说明1939年后在中国战场取得的巨大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为了实现不同制度国家的和平,我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它对世界外交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1)大化改新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牵制日本兵力,减轻其他战场压力,粉碎其控制世界的狂妄计划百团大战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4)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1)根据材料一“新罗和日本积极地吸纳先进的中原文明来进行内政改革,巩固统治,使其国家的文字、体制、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都与中国大体相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日本吸纳中原文明,进行大化改造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陆军却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与之配合,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因此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和“中国军队从1939年冬开始发起的冬季攻势,给日军以惨重的杀伤,使日军非但未能为“南进”抽调力量,反而被迫向中国战场增派了两个师团。日军攻打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计划被迫放弃,与德军会师印度洋,击溃英、苏,控制世界的狂妄目的就这样破灭了”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兵力,减轻了其他战场压力,粉碎了其控制世界的狂妄计划;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根据材料三“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统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世界和平与交往中,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图2,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图2

(1)请将马可·波罗旅行路线的图例内容填在答题卡对应横线上。

(2)据图指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的特点。

 

查看答案

观察图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图1

A.1926年国民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

B.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所在地:南昌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近代报人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一是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近代报人群体,既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有资产阶级人物、无政府主义者,甚至还有立宪派人物。二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近代报人群体中,有人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报刊从日本带回中国,有人是从俄国带回中国,也有人从美国、欧洲带回中国。这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东(日本)、北(俄国)、西(欧洲、美国)三个渠道。三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在所有马克思主义信息的早期传播中,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共产国际相关的信息,与俄国革命和建设相关的信息,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关的信息。四是传播目的的多样性。近代报人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紧跟舆论走势为报纸销量而为之,有的是为借鉴马克思主义中自认为有用的东西,有的是做学理分析而为之,有的是效仿俄国而为之,有的是出于信仰而为之。五是传播结果的多样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近代报人群体,有的因为传播而信仰,有的因为信仰而传播,有的传播后反对。

——代先祥《近代报人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把对应题号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把对应题号涂“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把对应题号涂“C”。

(1)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很多,既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有其他阶层和派别。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共产党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日本、俄国、西欧和美国四个途径。

(4)近代报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多样的。

(5)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近代报人都是因为信仰而传播。

 

查看答案

现代文学艺术是现代世界精神文明的结晶。深刻揭露美国社会黑暗、腐败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 毕加索

B. 海明威

C. 萧伯纳

D. 德莱塞

 

查看答案

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帖子达200万个卖出的手机达37.8万台……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请问“大数据”时代最关键的技术是

A. 生物工程技术

B. 航空航天技术

C. 计算机网络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