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拿破仑大事年表 罗斯福大事年表 1779年,在法国布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拿破仑大事年表

罗斯福大事年表

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1793年,收复土伦被授予准将军衔1796年,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1799年,发动霁月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正式颁布法国《民法典》1807年,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

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1913年,成为海军助理部长,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总统1933年3月至6月,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克服危机影响1941~1945年,领导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争

 

 

(1)材料中两个历史人物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

(2)比较上面拿破仑、罗斯福的大事年表,两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有何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伟大历史人物和时代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1)资产阶级。 (2)都掌握国家权力;都制定法律文献;都存丰富战争经验;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3)时代发展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时代的发展。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领导人物,他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是美国的总统,他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实行新政,有效的缓解了经济危机,也是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2)依据上述材料的“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和“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1799年,发动霁月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正式颁布法国《民法典》1807年,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和“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总统1933年3月至6月,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克服危机影响1941~1945年,领导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信息可知,拿破仑和罗斯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都掌握国家权力;都制定法律文献;都有丰富战争经验。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拿破仑和罗斯福都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掌握国家政权的,并都力挽狂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解决了当时存在的危机,由此可知,时代发展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时代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理由。

(2)结合史实冋答‘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转变”产生影响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一例即可)这种“转变”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洛阳白马寺

图二巴黎圣母院

(1)图一、图二分别属于哪一宗教的著名建筑?

(2)如果暑假去洛阳旅游,除了参观洛阳白马寺外,你还可以有机会参观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3)图片所示的两种宗教影响力巨大、信徒众多,宗教建筑密布全球各个角落。试从教义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综上,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探究历史?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A. 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B. “冷战思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 各国围绕国家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国际政治格局变更

B. 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