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它创造了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希望房子崩塌,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的演说

材料三: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纳税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遭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就职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战争是什么? “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是通过哪次战争避免联邦分裂的?这场战争解决了什么障碍?

(3)面对材料三中描述的社会状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4)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总统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纲领和政策。这些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1)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的发表 (2)美国南北战争、黑人奴隶制 (3)罗斯福新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国家工业复兴法》 (4)杜鲁门主义 【解析】(1)依据材料一“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中,为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美国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军队愈战愈强。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除了又一大障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 年 3 月,为了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杜鲁门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称为杜鲁门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展开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反思)

材料一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材料二: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起。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革命与独立)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其完成的时间。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

(4)材料四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态,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俄国在落后西欧近1个世纪以后,终于艰难地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2)哪一事件使俄国“艰难地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该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 2017年10月,第十五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启迪激励世人,面向未来,再行开拓。

(3)指出材料三中“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指出: “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 ,请问这位作家是

A. 朱自清    B. 郑板桥    C. 张玉良    D. 汪曾祺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自出任总统以来首次访华。请问唐朝时考取进士并在扬州做官的新罗人是

A. 玄奘    B. 崔致远    C. 鉴真    D. 马可·波罗

 

查看答案

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一代文宗”的是

A. 史可法    B. 郑板桥    C. 阮元    D. 张若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