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

(题文)“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A. 市舶司    B. 中书省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D 【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随后势力逐渐加强,渐渐超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A项主要负责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B项是唐朝开始设置的,之后负责政事,但明太祖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中书省和丞相,从此再也没有中书省;C项是明设置军事特务机构,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小明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他可能看到的事情有

①印刷工使用雕版印刷《本草纲目》

②农民使用曲辕犁翻地

③商人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④科举考试揭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北宋司马光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  )

A. 秦始皇    B. 张骞    C. 玄奘    D. 岳飞

 

查看答案

关注近现代国际关系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单位:万吨)

 

1870年

1913年

英国

11220

62

14980

1501

法国

1290

8

4080

510

德国

2390

14

9110

2050

美国

4250

4

57110

3440

 

整体上看,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怎样的特征?这种特征源于第几次科技革命?

(2)材料二表明法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果怎样?

(3)依据材料三所述,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种要求在二战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4)材料四认为世界大战是推进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剂”。这一论断是否正确?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5)材料五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6)材料六中阿登纳为什么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简述欧洲的联合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欧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在双方交往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双边关系?

 

查看答案

主题:改革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什么?其出台的背景的共同点是什么?

(2)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

(5)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关注到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日本曾多次侵华,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

(1)以上图片反映了近代史上日本的两次侵华。请写出这图1战争的开始时间、图2战争结束时间及对中国的影响。

(2)图1所签订的条约的诸项条款中,哪一条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哪一条使列强侵华的范围由东南沿海深入中国内地?造成图1、2两种不同场景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中国人民的抗争,避免了近代中国像印度那样沦为殖民地。识读下列图片,在表格中填写图片反映的抗战事迹。

序号

抗战事迹

图3

 

图4

 

图5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论持久战》

(4)材料一中“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开始”指哪一史实?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战的力量来源。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回答,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