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关注近现代国际关系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关注近现代国际关系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单位:万吨)

 

1870年

1913年

英国

11220

62

14980

1501

法国

1290

8

4080

510

德国

2390

14

9110

2050

美国

4250

4

57110

3440

 

整体上看,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怎样的特征?这种特征源于第几次科技革命?

(2)材料二表明法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果怎样?

(3)依据材料三所述,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种要求在二战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4)材料四认为世界大战是推进国际组织建立的“催化剂”。这一论断是否正确?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5)材料五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6)材料六中阿登纳为什么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简述欧洲的联合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影响。欧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在双方交往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双边关系?

 

(1)经济增长,或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 (2)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爆发; (3)共同抗击法西斯,或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或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决定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4)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成立联合国; (5)苏联;冷战、遏制、敌对、对抗; (6)增强实力,抗衡美苏、提高国际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加强贸易往来等(任2点)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特征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根据材料二“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声明》表明法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绥靖政策;后果是加速了二战爆发。 (3)根据材料三《联合国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反对法西斯的野蛮和残暴的侵略。这种要求在二战中的具体体现有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等。 (4)根据材料四“认为世界大战是推进国际组织建立的‘化剂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如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在此基础上,战后成立了联合国。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指苏联;美国对其采取了冷战、遏制、敌对政策。 (6)根据材料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原因在于,增强实力,抗衡美苏、提高国际地位。欧洲的联合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伙伴,在双方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加强贸易往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主题:改革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什么?其出台的背景的共同点是什么?

(2)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

(5)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关注到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日本曾多次侵华,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

(1)以上图片反映了近代史上日本的两次侵华。请写出这图1战争的开始时间、图2战争结束时间及对中国的影响。

(2)图1所签订的条约的诸项条款中,哪一条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哪一条使列强侵华的范围由东南沿海深入中国内地?造成图1、2两种不同场景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中国人民的抗争,避免了近代中国像印度那样沦为殖民地。识读下列图片,在表格中填写图片反映的抗战事迹。

序号

抗战事迹

图3

 

图4

 

图5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论持久战》

(4)材料一中“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开始”指哪一史实?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中国抗战的力量来源。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回答,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查看答案

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中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①发生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②反对封建主义

③宣扬民主、科学                        ④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