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tǐng)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图B

材料二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1)材料一中图A所代表事件的局限性是什么?图B中光绪皇帝为什么决心变法?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颁布后,在官员中引起极大震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列举19世纪末中国人“在传统中变”和“在传统外变”的事例。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在传统外变”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有何认识?

 

(1)局限性: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原因: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是亡国之君。震动原因:变法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受到拥护和支持;变法措施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 (2)在传统中变:洋务运动;在传统外变:戊戌变法。因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弊端,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启蒙思想的影响;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3)认识: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下艰难探索;受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影响。(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 【解析】(1)依据图表企业名称,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些军事工;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光绪皇帝决心变法”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是亡国之君;“官员”是封建统治着者,变法的措施影响了他们的利益,由此得出震动原因是变法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受到拥护和支持;变法措施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切身利益。 (2)依据课本所学,中国近代史上传统制度是封建制度,“在传统中变”即没有改革中国的封建制度,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在传统外变”指的是不再单纯学校技术,而开始变革制度。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进中国人学西方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推动近代中国“在传统外变”的因素:从国内而言,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登上了历史舞台;从国际上,启蒙思想的影响。 (3)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实行,得出近代化的探索:受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影响。从近代化探索的结果,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摆脱外来侵略,得出: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下艰难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①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②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

④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末我国从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 建立民主共和国,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其中中国人“逐渐接受西学”、要求“全盘西化”的代表事件分别是

A. 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这场运动是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国家要走出中世纪都必须经历这一场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这场运动

A.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D.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