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1)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我国的改革先从哪里开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开国大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邓小平;探索:①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发表南方谈话;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等。(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摊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进入新时期后,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华民族在20世纪探求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等。 (4)依据所学可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对祖国的高度忠诚意识“责任、国家、荣誉”;在学习上要树立创新、刻苦、不惧重复的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局势,冷静分析;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与建设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寻求未知世界”成为激励人们脚踏实地干番事业的强大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与哪一思想相吻合?请指出新航路的最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洲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2)材料二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19世纪中期以前哪些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欧洲居此国际地位的?

材料三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3)材料三中“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的哪两次世界大战?写出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加入的军事集团(或组织)。

    材料四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30多年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在加强“联合”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欧的“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与大国的兴衰、大国或大国集团的战争以及战后的和平安排密切相关。

                                        ﹣﹣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文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统治秩序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 局?”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面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我国应该如何面对?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有关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图示。企图“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的措施是 (  )

A. 马歇尔计划    B. 北约成立

C. 欧盟成立    D.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查看答案

某同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在网上搜索了下面三幅图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两次工业革命    B. 交通工具的演进

C. 美国的科技发展    D.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此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 获得美国援助    B. 对外侵略扩张    C. 重视发展教育    D. 强化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