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西学进化论鼓吹变法,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世道必进,今胜于昔”的译...

以西学进化论鼓吹变法,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世道必进,今胜于昔”的译作是

A. 《海国图志》    B. 《狂人日记》    C. 《天演论》    D. 《新青年》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C项符合题意;魏源的《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不合题意;《狂人日记》是文学革命的代表作,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B项不合题意;《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英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俄国、日本    D. 英国、俄国

 

查看答案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断取材于当时的一幅注明绘画,该画是

A. 《女史箴图》    B. 《步辇图》    C. 《清明上河图》    D. 《洛神赋图》

 

查看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娶妻有日,过门不死。九土既理,玄圭锡兹。”他歌颂的是奴隶社会的哪位历史人物

A.     B.     C.     D. 太康

 

查看答案

中美关系历来是国际外交的重头戏,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更微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各国不得彼此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条所称之各项原则者。

——节选自《九国公约》

材料二罗斯福设想美、英、苏、中以世界理事会的方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部分出于礼貌,部分因为美国在亚洲需要一个支持者。1945年,美国不顾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9年,杜鲁门总统召回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50年1月,中方收回美国在北平的兵营等房产后,美国终于撤走了全部驻华人员。1969年春天,中苏两国发生边境冲突。当年夏天尼克松做了个不寻常的决定:引入中国为转化力量,打破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建构战略性三角关系。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

——《中美关系史》

材料三2017年11月8日到10日,特朗普在华三天,中美两国企业在两场签约仪式上共签署合作项目34个,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习近平和特朗普还就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进行战略性沟通。双方就包括朝鲜半岛核问题在内的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战略性沟通,共同探讨如何维护本地区繁荣与安全问题。

——新华网

材料四我坦诚、直接地和中国领导人谈到了中国不公平贸易及他们同美国发生的巨大贸易逆差。我表达了同中国一道实现在真正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贸易关系的强烈愿望,我不责怪中国或其他许多国家在贸易商利用美国。……我们不会再让美国被人利用了,我一直准备把美国放在第一位,我也希望所有人把自己的国家放在第一位。

——2017年11月13日特朗普APEC峰会演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该条约出自于哪次国际会议,主要针对哪国问题?结合所学指出该次会议加深了哪两国矛盾?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原因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四,客观归纳目前中美关系的特点。并指出中美作为大国在世界事务中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4)综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中美未来关系的建议。

 

查看答案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去事,通过研究报刊可以明事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报刊名称

 

1872年

广州

《羊城采新实录》

 

1873年

汉口

《昭文新报》

 

1874年、1876年

上海

《汇报》《新报》

 

1895年

上海

《字林沪报·晚报》

该报创办时正逢****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

 

 

——根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见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什么?表格中****应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报纸创办的社会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民报》是哪个党的党报?对革命发展有何意义?

(4)观察材料四,图一是哪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二至图五的报纸头版头条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

(5)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你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