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去事,通过研究报刊可...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去事,通过研究报刊可以明事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报刊名称

 

1872年

广州

《羊城采新实录》

 

1873年

汉口

《昭文新报》

 

1874年、1876年

上海

《汇报》《新报》

 

1895年

上海

《字林沪报·晚报》

该报创办时正逢****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

 

 

——根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见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什么?表格中****应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报纸创办的社会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民报》是哪个党的党报?对革命发展有何意义?

(4)观察材料四,图一是哪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二至图五的报纸头版头条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

(5)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你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1)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更好地传播近代信息。 应填:甲午中日。 (2)目的: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把报纸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 (3)中国同盟会。意义:作为革命派的主要报刊,宣传了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4)运动:新文化运动。图二:1919年五四运动(释放被捕学生、中国拒签和约);图三:1949年解放南京,解放战争取胜。图四:“大跃进”运动;图五: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结合所学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更好地传播近代信息。 1895年《字林沪报·晚报》创办时正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把报纸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思想启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万国公报》的创办,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党报。《民报》作为革命派的主要报刊,宣传了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二反映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图三是1949年解放南京,解放战争取胜。图四是“大跃进”运动;图五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报纸不会消失。因为作为大众读物,读者却更喜欢纸质版的阅读体验,报纸不怕断电、断网络。报纸有特别的油墨清香,电子报没有。报纸可以自主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版面甚至品味。真正的好东西一定是印在纸上,才更有质感和耐读,也更容易保存和收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规定,到2016年12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2016年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他们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自杀”无异。上述现象说明

A.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

B. 欧盟反对与中国进行贸易

C. 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D. 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矛盾冲突

 

查看答案

推动下表所列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名称

1962年

中美洲共同市场

1967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74年

西非经济共同体

1975年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83年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A.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逐步瓦解

B. 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一体化开始影响发展中国家

D. 南北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如下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这一做法是为了

A. 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

B. 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

C. 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

D. 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 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 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和平

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 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 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 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