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段材料反映出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 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C. 俄国十月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人民革命运动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因此题干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封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材料表明设立军机处的主要影响是

A. 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B. 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

C. 军机处官员完全是平庸之辈

D. 军机大臣对皇权形成了制约

 

查看答案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祀”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渐形成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上述材料表明古代统治者

A. 关心民间百姓疾苦

B. 经常参加农业劳动

C. 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D.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

 

查看答案

国粹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喜爱的文化遗产。我国传统戏剧种类众多,深受国人喜爱。下列剧种中,因其表演成熟、势宏美,而成为近代中国戏曲代表的国粹是

A. 越剧

B. 楚剧

C. 黄梅戏

D. 京剧

 

查看答案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异彩纷呈,相互竞妍,相互融合,推动世界潮流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篇】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产业间分工体系,而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进出口的快速扩张为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牵引力。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进出口,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净流入,其中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部分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欧洲篇】

材料二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欧元区内部,以德、法等国为核心的地区与希腊、意大利等外围国家的分化日趋严重,2017年将是欧洲的“大选年”,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将迎来大选,外界普遍担心特朗普式的当选会在欧洲重演,欧元区分裂势力更加抬头。

——摘编自2017年2月16日第一黄金网

【日本篇】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中国篇】

材料四我国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2010年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总量已远远高于日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十八大初期高于日本22630亿美元,到2015年底已高于日本近60000亿美元。同时我国经济仍然并将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较大幅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摘自中国日报网

材料五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欧元区”是指什么?分析材料二,欧元区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

(3)材料三反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我国经济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实行了什么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提出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梦】

材料一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很快侵占了中国东北。1937年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作战。经过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民主梦】

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力量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传统意义上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君主专制统治;当现代西方政治制度被介绍到中国后,“民主”演变成带有民选元首和人民统治的含义;经历了共和政治的兴衰,“民主”又被用于指人民民主专政。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民主梦”有何特点?

【富强梦】

材料四回顾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百多年来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下半叶的50多年,即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前;第二个阶段是“戊戌变法”至新中国建立前的50年;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在上述三个阶段,不同的基础和条件下,受不同观念影响,中国人对工业化的追求,道路越走越宽阔。

(3)结合材料四,概括中国自1840—1978年间,工业化之路的三个阶段特征。

(4)结合材料,你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