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宗宋祖所种下的世界强国之林的民族精神基因,必将促进当今中国伟大的民族复兴梦的实...

唐宗宋祖所种下的世界强国之林的民族精神基因,必将促进当今中国伟大的民族复兴梦的实现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dàn,吃的意思)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⑴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利民”措施?

⑵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唐太宗是如何“以古为鉴”的?如何“以人为鉴”的?

材料三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⑶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太祖”指何人?他是通过什么事件当上皇帝并建立宋朝的?

⑷材料三中,普认为“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的原因是什么?他给“太祖”贡献了什么计策?为防止此弊端的出现,宋初统治者制定了哪一基本国策?

⑸从唐宗宋祖宗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或做人的智慧?

 

⑴要心存百姓(关爱百姓、爱惜民力、以民为本等均可)。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⑵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⑶赵匡胤;陈桥兵变或黄袍加身。 ⑷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或夺行政权、制财权、收兵权);重文轻武。 ⑸要爱惜百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以史为鉴等(任谈两点,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可以看出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存百姓或以民为本;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从隋亡的教训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重视发展生产,政府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3)依据材料三“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理解其意反映了宋太祖采用赵普的建议,收回大将兵权,即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由此可知“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结合课本所学,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以开封为都城,建立北宋。 (4)依据材料四“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由此得出“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的原因是: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由材料三“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由此得出赵普提出解决方法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形成割据的现象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5)依据前面材料,唐太宗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是因为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善用人才,发展经济等;由宋太祖对武将和文臣的措施。由此得出: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制定的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⑴依据材料一,与前朝相比,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回答这一变化的积极意义。

⑵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完善科举制度的?

材料二  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代科举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只要登科一般都授予官职,逐渐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

⑶依据材料二回答,宋朝是如何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这一举措造就了宋朝怎样的文治局面

材料三  见示意图 

⑷材料三绘制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B、C三处应该填写的内容。

材料四  见下图

⑸农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四中出现的两种新农具。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帝王,其中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有关的是

A. 唐太宗

B. 宋太祖

C. 元世祖

D. 明太祖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蔡伦

B. 张衡

C. 毕昇

D. 宋应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 唐朝疆域图

B. 北宋疆域图

C. 元朝疆域图

D. 清朝疆域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