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什么?“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并指出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

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24日通过)

(3)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大会。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感悟?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标志: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实践探索:实行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材料一中“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标志是: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是:实行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第二次成功的实践探索是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二问材料二“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因此,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中央所在地陕西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根据材料及上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指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查看答案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过程中,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下图所示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这一组织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 法西斯成为共同的敌人

B. 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

C. 珍珠港事件的促成作用

D. 英美同苏联的矛盾已消除

 

查看答案

“这项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最适合这项发明的一个标题是

A.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电气时代的到来

D. 理性时代的到来

 

查看答案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

A. 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 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