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理解。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2)指出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据材料二,归纳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它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1)态度:孟子主张农商平等;商鞅主张重农抑商。理【解析】 商鞅主持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名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共同原因:重视农业;重视人才;改革创新;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3)海外贸易兴盛;坊市界限被打破;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可知,孟子对“农商”的态度是:主张农商平等;根据材料一“……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可知,商鞅对“农商”的态度是:主张重农抑商。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法令规定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因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的意思是:商鞅主持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盛,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材料二中“盛世局面”和“鼎盛时期”的名称分别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第二问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他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可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重视农业;重视人才;改革创新;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3)根据材料三“宋朝……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可知,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是:海外贸易兴盛;坊市界限被打破;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过程中,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下图所示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这一组织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丘吉尔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出,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 法西斯成为共同的敌人

B. 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

C. 珍珠港事件的促成作用

D. 英美同苏联的矛盾已消除

 

查看答案

“这项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最适合这项发明的一个标题是

A.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电气时代的到来

D. 理性时代的到来

 

查看答案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

A. 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 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次年,以法律形式对新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材料中的“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