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这部“文献”
A.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到1950年底,山西新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某村翻身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A.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彻底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D. 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促使“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抗美援朝战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图片中“C”处的事件标志着什么?同年,中俄之间签订了什么条约?
(3)图片中的“A”和“B”处分别发生了哪些事件?结合图片所示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科学的政治论断。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共八大和十九大两次会议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社会主要矛盾有何不同?在这两次会议中,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
(2)中共八大之后两年,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总路线?同年,在探索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材料二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节选
(3)依据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什么?这一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皇帝登基24年,亲政也已经11年,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尤其因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倍受欺侮。最关键的问题,是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将所谓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败的是一干二净。
(1)“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在哪次战争中败的一干二净?“割地赔款”的内容有哪些?依据材料一,让光绪帝最难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刚到日本时,孙中山即拜访康有为,希望两派联合。但康有为“称奉清帝衣带诏,以帝王师自命,意气甚盛。视中山一派为叛逆,隐存羞与为伍之见”,梁启超与康有为不同,到日本不久他就与孙中山等建立了联系。1899年康有为被迫离开日本后,“与孙来往日密,渐赞成革命”,以至有“孙康两党合作计划”。虽然在康有为的阻挠下没能实现,但由此可见孙中山等对梁启超的影响。
(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康有为、孙中山分别领导了怎样的重大探索活动?
(3)依据材料二,康有为和梁启超对待孙中山的态度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