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皇帝登基24年,亲政也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皇帝登基24年,亲政也已经11年,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尤其因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倍受欺侮。最关键的问题,是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将所谓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败的是一干二净。

(1)“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在哪次战争中败的一干二净?“割地赔款”的内容有哪些?依据材料一,让光绪帝最难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刚到日本时,孙中山即拜访康有为,希望两派联合。但康有为“称奉清帝衣带诏,以帝王师自命,意气甚盛。视中山一派为叛逆,隐存羞与为伍之见”,梁启超与康有为不同,到日本不久他就与孙中山等建立了联系。1899年康有为被迫离开日本后,“与孙来往日密,渐赞成革命”,以至有“孙康两党合作计划”。虽然在康有为的阻挠下没能实现,但由此可见孙中山等对梁启超的影响。

(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康有为、孙中山分别领导了怎样的重大探索活动?

(3)依据材料二,康有为和梁启超对待孙中山的态度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清朝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 (2)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 (3)康有为:盛气凌人,视孙中山为叛逆,羞于为伍。梁启超:来往密切,赞成革命,意图联合。赞同梁启超。理由:当时孙中山主张的革命是历史进步潮流,梁启超想与孙中山联合挽救民族危亡的计划也是与时俱进。而康有为则是抱残守缺,逆历史潮流而动。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洋务运动彻底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的内容包括: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根据材料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可以得出答案。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运动。 (2)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可知,康有为对孙中山的态度是盛气凌人,视孙中山为叛逆,羞于为伍;梁启超与孙中山来往密切,赞成革命,意图联合。我更赞同梁启超的态度,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的革命是历史进步的潮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梁启超想与孙中山联合挽救民族危亡的计划也是与时俱进的,而康有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可取的,所以我更赞同梁启超的态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历戊申年,猴年,明朝洪武元年,大明开国。这一年标志着在中国统治近百年的元朝宣告结束。从此大明王朝开始了长达276年的统治时期。

(1)材料一中的“猴年”是哪一年?“洪武”是谁的年号?在同年统治终结的王朝在疆域管辖方面有何创举?

材料二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在洪武年间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明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成祖年间,明帝国达到了全盛时期,15世纪初,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材料二中“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前朝的制度革故鼎新”的措施有哪些?为了监视臣民,该王朝还设置了哪些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什么?促成这一壮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这一壮举,谈谈你的认识或启示。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最准确的表述是

A. 欧洲共同体成立

B. 欧盟成立

C. 欧盟分裂

D. 英国脱欧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备忘录,拟大规模限制中国对美贸易和投资。欧洲政商学界就此进行了严厉驳斥,指出“冒进的单边主义”是缺乏理智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美国在逆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而动

B. 特朗普在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

C. 美国的行为会遭到中国和欧洲商学界的批驳

D. 特朗普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漫画家所画的一幅漫画。意思是“牙医”希特勒出来喊: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这一漫画反映了英法等大国当时推行的是

A. 马歇尔计划

B. 绥靖政策

C. 冷战政策

D. 杜鲁门主义

 

查看答案

1944年11月17日,他再次以53%的得票率第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据此判断,下列史实和这位总统无关的是

A. 曾经实施新政

B. 曾经参加雅尔塔会议

C. 曾经参加巴黎和会

D. 曾经参加开罗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