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其中工业的投资248.5亿元,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二。

材料二1952年-1957年工农业生产情况简表

 

项目品种

1952年

1957年

1.639亿吨

1.95亿吨

130.4万吨

164万吨

135万吨

535万吨

石油

44万吨

146万吨

 

 

材料三到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其它方面也有重大发展。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提到的“其他方面也有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举两例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集中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意思相近即可。 (3)政治方面: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交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四百二十七亿四千万元。其中工业的投资248.5亿元,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1952年—1957年工农业生产情况简表”中显示的数字可知,到1957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到1957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集中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意思相近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到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其它方面也有重大发展,例如,政治方面: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交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分析如下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美经济军事实力对比表

 

国家项目

美国

中国

起诉状况

钢产量8860吨,国内生产总值3700亿美元

钢产量58吨,国内生产总值60亿人民币

军事装备

一个军拥有汽车7000多辆,坦克430辆,一个师拥有火炮432门、电台1600多部,通讯指挥到班。朝鲜战争初期即投入作战飞机1100余次。

志愿军全军共有6000多辆汽车,一个师拥有火炮12门,电台40部,通讯指挥到营,无飞机,防空武器有一挺高射机枪。

 

 

材料二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两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千米;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早出晚归,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城改变为良田。

(1)比较材料一表中数据,中美实力呈现什么特点?据此,你认为中国出兵朝鲜与美国作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农村出现的新气象。

(3)抗美援朝战争的实际结局是什么?这一结局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45个单位662人。

材料二

(1)材料一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图一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图一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材料二中国二会议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图二会议通过《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获得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台成蛋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中国科技史是写下光辉的一页的是

A. 邓稼先

B. 屠呦呦

C. 钮经义

D. 袁隆平

 

查看答案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

A. 大幅度的提高经济计划指标

B.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C. “一大二公”

D. 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

 

查看答案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