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45个单位662人。

材料二

(1)材料一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图一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图一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材料二中国二会议与材料一有什么联系?图二会议通过《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国大典做了准备。因为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材料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图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图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材料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的使命。(意思相近即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利益。 【解析】(1)根据材料一“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南京解放以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奠定了基础。 (2)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图一“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群众,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国大典做了准备。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材料二图一“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图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临时宪法的作用终止。因此材料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图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图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材料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的使命。(意思相近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此图二会议通过《宪法》的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意义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获得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台成蛋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中国科技史是写下光辉的一页的是

A. 邓稼先

B. 屠呦呦

C. 钮经义

D. 袁隆平

 

查看答案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

A. 大幅度的提高经济计划指标

B.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C. “一大二公”

D. 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

 

查看答案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

 

查看答案

2017年是《中美联合公报》签署45周年。关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公报的签署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B. 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 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D. 公报的签署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

 

查看答案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执定,命运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所体现了我国实行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