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唐玄宗——...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 康熙帝——抗击沙俄

 

A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项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部队英勇善战,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B项搭配正确,不合题意;清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其居住,还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C项搭配正确,不合题意;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下令抗击沙俄,击溃了侵略者。经过谈判,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边界问题。D项搭配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 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D.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查看答案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查看答案

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契合了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等重要主张。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作为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的含义。

材料二: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束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3)根据材料三所盲,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

材料四: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瞢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盏,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5)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史诗般的进步”,让我们国家抵达全新的高度,激荡百年的民族复兴梦想,必将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科一: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1978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用民族复兴的历史标尺,衡量改革开放的不凡意义.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谋划;是必胜的信念,更是改革的宣言。

(1)如何理解“1978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的深刻含义?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是如何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历史性改革的?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束90年代韧,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上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随着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两极格局彻底瓦解,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同时,国内的形势也令人担忧.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资止步观望,不少地方出现经济发展速度放幔的现象。同时在思想政治方面,“左”的东西再次浮现.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僵滞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许多人都在等待观望。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及影响。

材料四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道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4)材料四中,“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