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 ...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问鼎中原”的典故。春秋时,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汉

 

查看答案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A. 盘古开天    B. 炎黄传说    C. 禅让传说    D. 大禹治水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重要意义?据材料二,说说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地位。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