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9月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    B. 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 早于美国与新中国联合抗苏    D. 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与中国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

A.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B.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D. 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 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