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

表解历史材料一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材料一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图释历史

材料二

图1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

图2微信、二维码

(2)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

论从史出

材料三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枝发明情况表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怎样的变化特点?

(4)1501—1840年,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内容:A:电力的广泛应用 B:信息时代(或电子时代)。 (2)工业革命:第二次;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特点: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学科交叉渗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3) 前,我国科技发明领先世界,之后落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科技由先进变为落后);我国科技发明件数总体上减少,占世界比例总体上降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降低;1500年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大等。 (4)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文字母处的内容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 B:信息时代。 (2)根据图1所示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图2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前,我国科技发明领先世界,之后落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科技发明件数总体上减少,占世界比例总体上降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降低;1500年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大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1—1840年,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伤害的举动,伤痛的记忆】

材料一

(1)根据上图说明美国参与了哪次近代侵华战争?这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影响?

【真诚的握手,正义的胜利】

材料二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美总统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特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2)“龙鹰握手”和二战时期哪个组织的成立有关?

【异样的政策,异样的举动】

材料三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走进了万国宫的休息室,正巧周恩来也在里面,看到杜勒斯进来,周恩来从屋子那边走来,像往常那样温文尔雅地带着笑意打算和杜勒斯握手。一开始,杜勒斯没有发现周恩来,待到看见的时候周恩来已经走近了。杜勒斯瞥了一眼那些正等着拍摄这个带有和解象征意义照片的摄影记者们,很快背过身去,不理会周恩来伸出的手。

(3)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对中国的敌视行为,是当时美国推行的哪一对外政策的体现?

【跨洋的握手,冰融的开始】

材料四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4)尼克松访华时签署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立足当下,感悟历史】

材料五在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的2015年,中国和美国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各自在经贸领域都进行了不懈努力。2015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超过加拿大首次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五大出口市场。

——《美中时报》

(5)根据材料请你谈一谈,中美两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

 

查看答案

今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清明节期间三明市某班开展了“纪念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伟人风采】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缅怀伟人】

材料四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纪念馆悼念墙

(1)据材料一,指出纪念馆是以哪一事件为历史背景的?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请想一想,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到中东。

——罗斯福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毛奇

(3)你同意材料三毛奇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活动,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人。

——节选自钱穆《国史大钢》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传播贵族学到民间”的措施。

材料三见图

(3)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国家博物馆塑孔子雕像”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历史探究课中,小历同学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你认为小历的看法是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