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 1953年    B. 1954年    C. 1978年    D. 1982年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如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 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答案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指(  )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结合所学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材料二: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材料三:1966到1976年,虽面临着困难,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79%,并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7倍的增长。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片与材料一中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的严重失误对应联系起来。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究,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党出现这两个失误的原因,你认为最主要的什么?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