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材料二: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材料三:1966到1976年,虽面临着困难,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79%,并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7倍的增长。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片与材料一中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的严重失误对应联系起来。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究,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党出现这两个失误的原因,你认为最主要的什么?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1)图片一是文化大革命.图片二是大跃进运动.图片三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忽视了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3)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之中不断发展. 【解析】(1)根据图片一“上山下乡的好青年”结合所学知识,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由此可知,图片一是文化大革命。根据图片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它表现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出现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由此可知,图片二是大跃进运动。根据图片三“食堂办得好,生产劲头高”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由此可知,图片三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忽视了观的经济规律,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客观规律。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之中不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上面图片中三位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中三位“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3)为什么“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发展

B.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D. 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是建国后出现的一场严重动乱和灾难,那么它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毛泽东逝世    D.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查看答案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体现了(     )

A. 加速“左”倾错误的继续泛滥    B. 违背农村经济的客观实际

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尝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