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根据考古发现,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始祖是 A. 中国的元谋人 B. 非洲的南...

根据考古发现,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始祖是

A. 中国的元谋人

B. 非洲的南方古猿

C. 印尼的爪哇人

D. 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许多人类学家认为,约500---1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年前形成。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解史】

材料一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

(2)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期?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材料二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这个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尤其是没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祸事,即使帝王中著名者不多且表现平平,但也无损国家的繁荣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宋在军事上连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5)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

【以图话史】

材料三 《宋代说书图》(下图)

(6)下图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哪个场所?此场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场所?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找出身边与宋代的城市生活相关的实例。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

(2)图2所示发明在战国时期被称为什么?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图3所示发明出现于何时?何时在战争中开始广泛使用?

(4)图4所示发明的出现与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1)“靖康耻”代表着北宋的灭亡,其发生于何时?

材料二 岳飞苦战了10年,金人士气大为沮丧,正值他要直捣黄龙府打败金人的时候,朝廷下了12道金牌,岳飞班师。岳飞激愤伤心至极,东向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2)列举出令“金人士气大为沮丧”的史实一例。你认为岳飞领导的军队为何能够令金人胆寒?

(3)你认为面对宋高宗的12道金牌,岳飞是否该班师回朝?请谈谈你的看法。

(4)时过境迁,但人们没有忘记岳飞。今天,人们依然以各种形式纪念岳飞。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请引用材料三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 造纸术    B. 交子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