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解史】 材料一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解史】

材料一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

(2)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期?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材料二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这个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尤其是没有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祸事,即使帝王中著名者不多且表现平平,但也无损国家的繁荣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宋在军事上连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和影响。

(5)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

【以图话史】

材料三 《宋代说书图》(下图)

(6)下图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哪个场所?此场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场所?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找出身边与宋代的城市生活相关的实例。

 

(1)北方战乱较多。 (2)南宋时期。 (3)宋代南方农业有了很大发展,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代南方的手工业繁荣,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海上贸易兴盛;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宋代商业城市很多,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时,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7)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如有早市、夜市,过春节燃放鞭炮、守岁、相互拜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可知,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是:北方战乱较多。 (2) 根据材料一“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可知,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南宋时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是:宋代南方农业有了很大发展,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代南方的手工业繁荣,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海上贸易兴盛;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宋代商业城市很多,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时,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是: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因此,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分别是: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根据材料三《宋代说书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门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贫苦艺人在这里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的、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因此材料三《宋代说书图》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瓦子。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繁华都市生活形成的有关因素有: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如有早市、夜市,过春节燃放鞭炮、守岁、相互拜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所示发明最早出现在何时?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对此进行了改进?

(2)图2所示发明在战国时期被称为什么?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图3所示发明出现于何时?何时在战争中开始广泛使用?

(4)图4所示发明的出现与图5、图6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1)“靖康耻”代表着北宋的灭亡,其发生于何时?

材料二 岳飞苦战了10年,金人士气大为沮丧,正值他要直捣黄龙府打败金人的时候,朝廷下了12道金牌,岳飞班师。岳飞激愤伤心至极,东向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2)列举出令“金人士气大为沮丧”的史实一例。你认为岳飞领导的军队为何能够令金人胆寒?

(3)你认为面对宋高宗的12道金牌,岳飞是否该班师回朝?请谈谈你的看法。

(4)时过境迁,但人们没有忘记岳飞。今天,人们依然以各种形式纪念岳飞。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请引用材料三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 造纸术    B. 交子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用于航海 火药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