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契丹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960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与同年南宋建立,由此可知,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C,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杨家将”的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

A. 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    B. 宋真宗亲征澶州城

C. 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    D. 北宋北伐辽遭失败

 

查看答案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重文轻武

 

查看答案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支持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

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材料一中“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典型代表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在原有体制内进行改革”的国内外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况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进程上有何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政的基础。它是中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自主制定的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1954年制宪之时,对这部宪法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得人心”。无论是在草案讨论阶段还是全票表决通过之时,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拥护。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村料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