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政的基础。它是中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自主制定的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1954年制宪之时,对这部宪法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得人心”。无论是在草案讨论阶段还是全票表决通过之时,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拥护。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村料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

 

(1)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2)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3)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兴亡、人民幸福的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它是中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自主制定的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2)依据材料信息: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3)开放性题目,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兴亡、人民幸福的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的文献都反映了哪一方面的内容?

(2)图一、图二的文献分别对本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B. 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C. 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查看答案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

A.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率军远征俄罗斯    D. 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人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联邦制

B.地方分权

C.中央集权

D.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